素质教育概念最早出自于 1994 年 8 月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从广义上讲,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和素养为目标的教育模式。这个概念与国际“全人教育”相一致,即通过科学而系统的教育方式,实现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从而达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让中国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教育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
2021 年 7 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出台, 厘清了学科与非学科培训间的区别。
2021 年 11 月,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项目分类鉴别指南》, 规定主要从培训目的、 培训内容、 培训方式、 评价方式等维度进行综合考量,对学科类培训的特征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也为素质教育的深层次发展指明了方向。